废旧木材回收利用

   2022-05-17 IP属地 湖南省株洲市 百度云加速电信1740
核心提示:木材是一种天然植物材料,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资源,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木材综合利用率仅为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
   木材是一种天然植物材料,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资源,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木材综合利用率仅为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如果能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将节约木材75万立方米。然而我国木材浪费现象相当惊人, 不仅木材利用率低、而且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率也低。废旧木材回收大都散兵作战,难以形成规模,废旧木材如何处理,废木材如何利用?
一、加快回收木材资源的紧迫性
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承担稳定气候与制造原料的角色。木材综合利用的意义显而易见,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来说,意义更是不一般。唯有让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到极致,才能缓解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调的问题。

 木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木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且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双碳”目标下,随着木材和木制品以及木结构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对木材资源的需求量也将呈刚性增长态势,木材资源供给面临较大压力。加之我国木材进口市场集中度偏高等因素,都将使我国木材资源供给能力面临不确定性。

 一方面我国林业资源紧缺,另一方面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木材利用率,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模式运作,建立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并存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共同思考问题。
二、废旧木材的主要来源
1、城市基本建设,特别是旧地区改造、房屋动迁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物木制构件。
2、家庭和企事业单位所抛弃的木制家具和木制品。
3、工业产品、物流仓库、会议展览等行业的木材废弃物。

 三、木材再利用发展缓慢的几点原因
我国废旧木材再生利用产业化工程进展还比较缓慢,尤其是我国在废旧木材回收利用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社会对木材资源和环境压力重视不够 ;
2、缺少法规约束和政策扶持 ;
3、废旧木材回收利用不成体系,很难形成产业化
4、技术设备落后,利用水平低下。

 四、废旧木材利用方式
1. 直接加工再利用
废旧木质家具的直接加工再利用,主要是指废旧家具中保存较好的板材,经过木工机械加工后的再利用。

 2.用作燃料
对于小规格的废旧实体木材可以直接作燃料使用,小规格的废旧实体木材可通过气化、液化和压缩成型等技术,将其转化成清洁、优质燃料。
3.加工成艺术品
挪威设计师Lars Beller Fjetlan使得这些毫无价值木材再次被珍惜……

4.粉碎后再利用
通过粉碎加工的方式把废弃的木材制成木屑。木屑作为一种原料可以重新被利用起来,比如用来制作纸张、垫材、饲料、肥料、有机覆盖物、锯末板、刨花板、纤维板、中纤板、佛香、蚊香、绝缘材料、食用菌、家具、桌子、椅子等等。

 五、木材利用的相关科研成果
1.胡良兵:木材工程化利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胡良兵课题组在木材的工程化利用领域又取得系列突破。
胡良兵课题组基于纳米纤维素开发出新型的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该研究打破了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且基于纳米纤维素的离子导体可以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相关成果以“Copper-coordinated cellulose ion conductors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2021年10月20日),而另一重磅成果则作为封面成果刊登于10月22日的《Science》。

 2.俄罗斯黑科技:利用木材废料制备高品质碳化硅
2021年11月,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NUST-MISIS)和托木斯克理工学院(TomskPolytechnic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从木材加工废料中获取工业级碳化硅的简单且经济的方法,该成果发表于材料化学与物理期刊(MaterialsChemistry and Physics)。

 
文中部分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liuya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31168  |  防骗技巧  |  新手手册  |  合作代理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信息安全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沪ICP备15054300号-7  |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1045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31168